学习观,广义上指对待学习的观点和看法。在学习观的内涵方面虽有不同的解读,但主要围绕学习的目的、内容和方法等问题展开讨论,因此,讨论学习观的核心问题就是讨论“为何学”“学什么”“怎么学”三个问题。随着人工智能时代来临,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等方方面面都发生着深刻的改变。要回答“AI时代,我们需要怎样的学习观?”这个问题,先要厘清我们已有的学习观是什么样的,AI对学习观的影响,再来探讨AI时代,我们如何重塑学习观。
一、已有的学习观
(一)儒家思想中的学习观是我国传统教育文化的精髓
1.为何学,即学习的目——乐学、立己、达人
《论语》开篇“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蕴含着孔子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学习观价值追求:追求高品质的快乐人生。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学习是为了丰富自己、完善自己、成就自己,而不是为了沽名钓誉。他反对学习上的华而不实,认为学习就要充实、提高自己,“学以致其道”。
他认为学习要“达人、济众”。“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习应该不断提升自己,让自己具备帮助他人的能力,并且乐于帮助他人。
同样,孟子也主张学习是“成己成人”之学,不仅使自己品德高尚,而且要做到让品德外化于具体实践行动,达到“求其放心”的境界。
2.学什么,即学习的内容——博文、强识
孔子主张博学而不拘泥于具体学科,“礼、乐、射、御、书、数”无所不学,通过学习为人生做一种无限可能的准备,乐学活用、触类旁通。他的弟子颜回曾称颂他“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荀子的《劝学》篇中,“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在他看来,学习“先王之遗言”,才能知晓学问之深之广,从而做到学无止境。
3.怎么学,即学习的方法——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持之以恒
孔子强调,学习不应该局限于书本知识。“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思则罔”“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孔子主张学思习行的辩证统一。《大学·中庸》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他学习方法的高度概括。
孟子认为学习要有坚持不懈的态度,“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强调“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荀子说“学不可以已。”“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二)共产党人的学习观代表我国当代教育的内涵发展
1.学习目的——个人、国家和社会辩证统一
毛泽东一生极为重视学习,热爱学习且善于学习,他以天下为己任,曾发出“为人,为国人,为世界人而学”的铿锵誓言。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代表着一代代共产党人的人生追求。习近平强调有清晰的学习动机才能把握正确的学习目的,指出学习要为自己而学、为国家和人民而学、为人类而学。
2.学习内容——全面、系统、有重点、有拓展
“博览群书,取精用宏、根茂实盛”是共产党人在读书内容上的追求。习近平认为不能漫无目的盲目地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要全面、系统、富有探索精神,不仅要把握好学习的重点,还要注重学习的范围的拓展。”关于“学什么”,他指出,共产党人学习重点要集中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四史”、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于青年学生,总书记说“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 广大青年要爱国爱民,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不断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要锤炼品德,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加强道德修养,明辨是非曲直,增强自我定力,矢志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要勇于创新,深刻理解把握时代潮流和国家需要,敢为人先、敢于突破,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要实学实干,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孜孜不倦、如饥似渴,在攀登知识高峰中追求卓越,在肩负时代重任时行胜于言,在真刀真枪的实干中成就一番事业。这是总书记送给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学习指南”。
3.学习方法——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勤奋、有恒、高远、悠然
学思合一、学以致用、以用促思、学用相长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实践论、方法论的逻辑统一,是共产党人理论学习的钥匙与方法。邓小平曾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可以从实践中学,从书本上学,从自己和人家的经验教训中学。”习近平指出要以问题为导向,重视调查研究、抓住学习重点的同时还要拓宽学习领域、既向书本学,还要向实践学、向人民群众和专家学者学,还要注重吸收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广大青年要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有知识要转化为能力,都必须躬身实践。要坚持知行合一,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练、增长本领。要秉持勤奋、钻研、有恒的学习态度,展现高远、悠然的学习境界,将学习当成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AI对学习观的影响
目前看,AI好像主要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它提供更为海量的学习资料让学习更加便捷、高效。但我们可以预见,AI也在深刻的改变着知识创造的方式、人们的学习内容,甚至思维方式。未来,在AI的推动下,学科间加速交叉,“知识大融通”将变为现实,个体知识在对话中不断扩展和深化;答案不再稀缺,提出问题和判断更为重要;学习者会成为真正的中心,AI不仅能够衡量学习者的理解力、学习兴趣,还能提供程度适合的学习内容;学习者的目标将是整个知识网络的核心,知识的价值更加体现人的价值观。从个人角度,学习会变的更自适、更交叉、更深刻、更实用、更有创新性;从社会角度,学习过程与应用过程同频同步,终身学习是生存的基本要求,高远、悠然的学习境界,是我们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也许,不久之后,每个人都有AI助手或者宠物,它可能是仅次于家人的存在,在长期的陪伴与训练中,AI不仅更熟悉我们的生活、工作,更是获得了与我们相似的思维方式,成为成长中的必需品。
最终,AI影响了人们的学习目的、内容和方式,重塑了人们的学习观。
三、如何重塑学习观
1.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学习观。在海量的信息中,不能淹没了对生命价值和学习目的的思考。因此,建立师生融乐关系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和课外师生交流中,引导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进而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保障学生在网络自主学习和AI对话过程中坚持正确的意义选择,树立为自己学、为国家和人民学、为人类学的学习目的尤为重要。
2.在提问比答案变的更重要时,学习的内涵不断拓展,学习成为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塑造个人全面成长的过程,学习的广度、深度都要加强。如何运用AI技术辅助建立学习与实践的场域,扩展学生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跨领域思考能力、全球视野,以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等,构建起广博而具有竞争力的个人知识体系,需要不断探索。
3.正确对待AI技术,重视使用,不过度依赖。过度依赖AI技术可能会削弱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考能力。学校应引导学生参与更加多元的学习的方式,自主学习、团队式学习、探究式学习,以解决真实复杂问题为目标的学习,在学习实践中坚定信仰、锤炼品德、勇于创新、追求卓越。(87978797威尼斯老品牌注册与学籍管理中心 张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