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党发[2020]63号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与建设重点
(一)总体目标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一核心点,全面把握促共识、强意识、增本领、健机制、重成效的总要求,实现课程思政建设学院党委有规划、教工党支部有计划、党员教师有方案。不断完善课程思政工作体系、教学体系和内容体系,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相统一,努力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实现“以本为本”深入人心,“四个回归”蔚然成风,“三全育人”氛围浓郁,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
(二)建设重点
坚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学校办学特色,重点强化耕读教育,厚植“大国三农”情怀,培养更多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创新型人才。
二、建设内容与具体要求
(一)科学重构课程体系,夯实课程思政建设基础
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立项建设百门体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有机统一的“育人金课”。
完善思政教育课程体系,强化思政课程的价值引领。落实学校思政课创优行动计划、一流本科人才培育行动计划,夯实课程思政建设基础,以“思政课程”引领“课程思政”,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开好“四史”类思政课选修课。秉持“勤读力耕、立己达人”的校训精神,结合国家发展、“三农”发展和学校特色,开好《耕读中国》《绿色中国》《中国文化史》《中国农业文明史》等思政课程,阐释好中华农耕文明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解读好国内外“大事”“大势”与“大是”,通过一系列的专题学习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深度分析“三农”的能力,引导学生知农爱农、强农兴农。
完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丰富通识课程思政内涵。重视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为目标的全人教育,强化通专融合,以提升学生阅读、写作、交流、领导力为重点,围绕学生美育、生命教育、劳动教育、国际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深度融通,打造通识教育微课程群,建设一批具有校本特色的核心通识课程,着力培养学生全球胜任力、领导力和引领未来发展的能力。
完善专业教育课程体系,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资源。布局“四新”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一批与一级学科相关的文史哲类课程,扩大学科边界,五育并举、文理交叉,建设支撑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发展的跨学科课程,结合不同专业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着力用现代生物科技、信息科技、工程科技改造和提升传统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农林类特色专业核心课程群,促进农理、农工、农文等“农科+”交叉融合,发展生物医学与健康、信息科技与智慧农业、生态环境与绿色发展等新兴交叉学科,构建涵盖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科学的专业知识体系,着力培养一批文理兼并、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创新型农林人才。
完善实践类课程体系,激发实践课程的思政活力。突出实践课程的劳动属性,利用农业教学基地与实践平台开展生产劳动实习,让学生深度参与实际生产、实践操作和经营管理,突出实践动手的深度体验和经历过程学习,提高学生劳动技能与实践创新力。构建全媒体实践教学方式,运用新媒体信息技术,聚焦农业前沿科技和“三农”政策改革热点,开设创新型实习实训与研习课程,充分运用慕课、SPOC、翻转课堂、微课等教学模式,改革升级实践课程体系,建设一批耕读教育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将实践课程有效对接大学生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带领学生深入产业一线开展生产帮扶、产业调研、技术科普、环境改造、规划设计、制度研究等,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引导学生关注国情社情民情,厚植学生学农、爱农、兴农、强农的情怀担当。
(二)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拓展课程思政建设途径
丰富课程思政教学资源。讲好用好马工程教材,推进教材内容进人才培养方案、进教学大纲、进考试,为课堂教学提供基本指导和遵循。编写课程思政元素深度融合的高质量教材、数字课程和指导用书;开展集课程、教材、教辅资料、课件、试题、作业、案例等于一体的线上教学资源建设。积极引进一流大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资源。
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模式。鼓励引导教师开展多元教学方式方法探索。推进信息化教学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积极推广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大力推进小班化研讨式教学,打造师生有效互动的一流课堂,引导学生主动开展深度学习。
抓实课程思政教学督导。在“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中融入爱国主义“规定动作”,引导教师将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落实听课评课三个“全覆盖”制度,即课堂全覆盖、管理干部全覆盖、集中评课全覆盖,专家教师齐下课堂,将课程思政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评价融合效果作为教学督导的重要内容。
建立课程思政评价体系。以“八个相统一”为观测点,研究并探索建立涵盖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组织、育人效果等的课程评价体系。建立涵盖品德、知识、能力、业绩和贡献的教师评价标准,坚持以课程教学质量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强化对课程教学实绩和思政工作实践的基本要求,突出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
发挥第二课堂思政育人作用。开展“青年大学习”“青年开讲”“时政案例分析”“狮山青理”等大学生理论学习活动,举办“狮子山菁英学校”“青年研习社”“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班”“研究生学术年会”,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活动,不断拓展课程思政建设方法与途径,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
(三)提升教师育人能力,增强课程思政建设实效
加强思想引领,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意识。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主导,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读精讲”活动,用政治理论武装专业教师头脑,提升教师思政育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落实校院两级党政负责人走进思政课,邀请院士、“长江学者”、“杰青”、国家级教学名师等带头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用好“狮山有约”“共同空间”等师生交流公共平台,促进打造师生学习与学术共同体。
开展系统培训,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积极邀请校内外思政专家、开展课程思政专题报告、培训。落实教师集体备课制、青年教师“导师制”,发挥基层教学组织“传帮带”作用,定期开展教学工作坊、教学午餐会等集指导交流于一体的形式多样的教学能力提升活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促进跨学科、跨院系教师间的课程资源共享与教学合作。通过组织青年教师讲课竞赛、教学创新大赛等赛事,以赛促教,有效提高教师课程思政育人能力。
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水平。持续推进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改革,支持立项一批课程思政类课题研究,形成一批优质课程思政研究成果。开展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形成一批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思政案例库,培育一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
三、组织实施与条件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党委成立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协调小组,组建课程思政专家咨询委员会。党委宣传部、87978797威尼斯老品牌、研究生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主要协调单位,各教学单位结合自身学科特点,扎实落实并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
(二)加强条件保障
统筹安排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经费投入,加大“三全育人”工作支持力度。落实并逐步加大思政课教师培训和教育实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等专项经费投入。各教学单位应结合自身实际,统筹各类资源,加大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投入力度。
(三)健全激励机制
把课程思政建设成效作为学校“双一流”建设监测与成效评价、学科评估、学位点评估、本科教学评估、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专业认证、学院绩效考核等的重要内容。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和教学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重要内容。在教学成果奖、教学质量奖、教书育人奖、教材奖等各类成果的表彰奖励工作中,突出课程思政要求,加大对课程思政建设优秀成果的支持力度。
(四)加强宣传引导
通过在相关媒体平台开设专栏专题、组织专题专访、加强新闻报道等,深入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育人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重要文件精神,及时反映学校课程思政建设进展情况、典型做法和实际成效,多渠道、多维度开展“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及优质课堂的典型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