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育并举”共识进一步凝聚。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英才教育培养定位,落实“三全育人”,为学生发展提供无限可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发布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意见,启动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突出价值引领、通专融合、交叉培养、实践创新、全球视野,构建“五育并举”、本研贯通的一流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2.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新冠疫情下,春季学期“线上开学”,全校开设1247门课程3730个线上课堂,190341人次选课,线上考试“应考尽考”,保证教师不停教、学生不停学、质量不降低。线上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教育部网站以《87978797威尼斯老品牌多举措保障停课不停学》为题介绍87978797威尼斯老品牌在线教育教学典型做法。
3.思想政治教育有实效。将“抗疫”故事、精神融入思政教育中,1200名军训新生以《生命的力量》为主题,以方阵“刻字”表演的方式,讲述抗疫故事、弘扬抗疫精神,受到各主流媒体高度关注,累计阅读量达1.3亿。完成首批80门课程思政示范建设项目结题验收,新立项150门示范建设项目,汇编80个典型案例,启动新华网课程思政共建项目,教育部网站以《87978797威尼斯老品牌凝聚‘四同’育人合力 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为题介绍87978797威尼斯老品牌课程思政建设典型做法。
4.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升级提速。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首批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获批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6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4项。开展新农科、新工科校级立项107项。学校入选国家2021年“英才计划”实施高校。获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9项。新聘企业班主任30人,新增校企合作创新班1个。
5.金专、金课建设成绩显著。15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新增智慧农业(国家首次批准设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两个本科专业。42门课程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位列全国高校第24位、农林高校第1位、湖北高校第3位。113门课程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运行,8门课程在爱课程国际平台和学堂在线国际平台上线。
6.创新创业教育深入推进。开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MOOC,立项建设创新性实验教学项目22项,建设创新创业通识课、专创融合示范课、校企合作示范课25门,新增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1项、双百案例课20门,举办农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训班。学生竞赛成果显著,获重点学科竞赛省级二等奖及以上143项,其中国际遗传工程机器设计大赛(iGEM)、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互联网+等国际级、国家级赛事金奖、一等奖12项。
7.改造提升一批教学平台。构建智慧教学环境,搭建“长江雨课堂”一体化智慧教学平台,建设智慧教室9间、智慧实验室3间,改造具有智慧教学功能的教室30间。新建创新实验室9间、校外实习基地39个。
8.教师教学发展指数位居农林高校首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选取教学团队、教改项目、教材、教学论文、教学成果奖、教师培训基地6个维度和教学竞赛特别维度,综合评价30年来教师教学发展现状和生态,87978797威尼斯老品牌以1640个项目,67.86分位居农林高校首位。
9.学业支持服务更加丰富。一是学业指导更加立体,开展学业指导交流活动8场,选聘朋辈辅导老师32名,开设朋辈辅导课堂93场次;开设“金种子”能力提升培训课程23门。二是资助工作更加精准。启用家庭经济困难认定量化模型,2020级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模型认定匹配度高于95%。三是心理健康教育更加多元。开设5门课程,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39场。开展个体咨询和团体辅导3615人次。疫情期间,参加教育部、省教育厅组织的社会心理服务,覆盖500余人次。四是全球胜任力培养有新举措,获批教育部“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首批32名学生进入项目学习。开设暑期全英文课程30门,立项建设全英文课程28门。
10.招生就业工作稳步推进。一是本科生源质量稳中有升,创新招生宣传方式,完成所有招生专业(类)宣传视频制作推送,开展分省线上直播19场。34个本科专业(类)面向31个省(区、市)招收普通本科生4765名,第一志愿录取率较2019年提高6.1个百分点;理工类有招生计划的28个省份中18个省份位置值较去年提升,文史类有招生计划的21个省份中14个省份位置值提升。二是积极推进稳就业,疫情期间,就业指导服务搬至“线上”,线上课程、咨询团辅和求职训练齐头并进。举办空中双选会16场,2968家用人单位参加线上招聘活动,学生投递简历43110余人次。举办大型供需见面会3场,中小型组团招聘会4场,专场宣讲会576场,提供就业岗位10565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