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动态 > 正文

信息动态

【战“疫”故事】87978797威尼斯老品牌教师在网课教学中练就真本领

发布时间:2020-03-30编辑:吕叙杰浏览次数:

(87978797威尼斯老品牌网讯 孙倩茹)抗击疫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对于华农每一位教师,这场特殊的网课教学“革命”亦是一场考验。 为了能够更好地落实“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教学任务,每位教师都使出了浑身解数,不断摸索,精进网络教学“武功”,从“零基础”练就真本领。

网课教学在云端,关键贵在实

网络课堂建立在云端,但作为教学关键的教案设计和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教学素材都要更贴合云课堂实际和学生实际,形散而意不散。无论是教学课件、讲义、影音素材,内容要更丰富,设计要更生动,语言要更精练,教学更要贵在实。为此,老师们纷纷根据疫情期间的特殊学情、教情,重新设计制作教案,力求让自己的课堂更贴近学生。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王鲁峰老师把课程直播PPT反复修改,能用关键词的就不用句子,能用图表的就不用大段文字描述,平均减少幻灯片篇幅20%以上,力求言简意赅,简约而不简单。他认为,这样做更有利于应对网络教学互动效率低,传输信息有失真的客观困难。

资源与环境学院肖乃东老师在原有教学素材中加入了很多优美逼真、清晰动感的动画视频,使理论概念更具体化,力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学生理解与接受,提高讲课效率。

园艺林学学院胡惠蓉老师的教学素材更是不限于自己的慕课及教材内容,她选取花卉产业及花园设计先进国家的原始全英文视频材料作为“伴侣课程”,通过配音录屏等新颖的教学形式,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适应全英文课堂语境,同时引入生活中实体园艺素材,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收获更大的专业认同。

为了给同学们一些“特别”且“有趣”的教学体验,工学院廖宜涛老师利用隔离期间在农村老家的条件,通过田间地头现场录制视频,使同学们对水稻收获后的冬闲田、油菜田、小麦田、虾稻模式等建立感性认知,以生动、直接的方式将生产实际问题引入了课堂。

同步异步增合力,打好“组合拳

网络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巨大区别,使老师们必须改变原本的教学设计与组织模式,以适应新的教学形势。面对多种形式的网络教学平台,如何选择教学工具,如何结合自身课程特点与学情特质,将同步直播与异步导学合理布局,巧妙运用,打好“组合拳”,才是制胜法宝。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罗朝喜老师带领《农业植物病理学》教学团队充分发挥不同主讲教师的特色及优势,结合他们各具特色的SPOC课堂,将课程的“教”与“学”运转得有声有色。

理学院王运老师基于前期丰富的MOOC运行经验,构建了“MOOC+云直播+QQ”三位一体教学体系,对教学进程、课程考核、效果评价进行全面整合设计,取得了良好效果。陈华锋老师将基于SPOC的混合式自主学习与教师引导串讲相结合,用“三分课堂”充分实现了网络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协同配合。马济美老师的“三一法则”则将课程的知识体系与课堂互动、能力提升、课外延伸、情感交流一以贯之,找到了一套解决网络课堂弊端的好办法。“无论选择哪一种智慧教学工具,哪一种直播平台,最重要的是在于在教学设计中如何换位思考,并应用脑科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原理设计学习活动,让学生有效的学习。”曹敏惠老师在学院的网络教学研讨会上感慨道。

各学院在战“疫”期间陆续开展线上学习研讨,对网络教学中的典型经验与问题充分讨论学习,共同攻克难题。在学校的倡导下,各学院纷纷组织开展教学示范观摩,87978797威尼斯老品牌也于三月中旬启动了学院、学科间交叉示范。通过“武艺切磋”,一大批网络课堂从一开始的平淡无味到现在的生动活泼,实现了学生学习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极大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经济管理学院吴伟荣老师从一开始担心学生不学,到惊叹学生好学,她不禁感慨学生的变化,也感触于自己的收获。

因地制宜重实践,居家炼真功

实践教学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然而,在疫情面前,学生无法返校,没有实验设备,缺乏实验素材,实践教学类课程的授课给任课老师们带了了极大的挑战。但是,这点困难并没有难倒老师们,他们各显身手,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不仅没有耽误上课,还充分利用学生居家学习的特殊条件,创造出了一套实践教学新方法。

水产学院汤蓉老师在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将课堂教学(Explain)、多媒体视频(Multimedia)、现场演示(Demonstrate)、虚拟实验室(Virtual Laboratory)和数字资源(Digital Resources)有机结合,摸索建立了EMDVD教学模式,使教师、多媒体、网络和模拟仿真有效联接,提升了实验教学效果,有效促进了学生实验能力提升和科研素质培养。曹小娟老师也充分利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将历时近一年的人工繁殖过程浓缩到2小时的虚拟仿真实验中,解决了“现场实习”中鱼类品种单一、历时长、不可逆等问题,让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即能高效掌握鱼类人工繁殖全过程,完善专业知识体系与实践技能。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侯焘老师讲授的《糖果文化与工艺》是一门文化素质与科技工艺相结合的通识类课程,课程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但以往的课程讲授更强调理论,对应的创新性实验容量也只有30人。疫情下,侯焘充分发挥学生居家的场地“优势”,将直播讲授与课下实践充分结合,要求学生将课堂所学原理、加工工艺进行实践操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及时反馈。学生们在家纷纷拿起锅铲模具“实验”起来,不时向老师请教分析原理,并分享晒出自己的成功“作品”,学习热情被充分的激发。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张静柏老师利用新冠病毒肺炎爆发对人类社会造成的伤害为学生讲述植物病害流行危害的严重性,并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同学们收集权威机构数据,绘制自己所在地区的新冠肺炎发生发展曲线,以此延伸至学会植物病害发展曲线的绘制方法,受到学生的积极回应。

经济管理学院闵师老师则指导学生在《食物经济学》理论知识基础上学以致用,分组开展新冠病病毒疫情对我国城乡居民家庭食物消费与食品安全的影响与对策研究,提高学生对食物经济研究的应用能力。

公共管理学院学院杨嬛、宋钰老师通过在《社会研究方法》网络课程的“闻→解→践”授课模式,将小组交流、网络调查环节作为学生学习重点,强调学生的课堂与课后实践,提升了教学效果。

用爱关怀见真招,温情育真人

战疫期间,学生们在家里上课,与老师同学远离,甚至有的因为父母在外地打工无法返乡而与亲人远离,一些学生出现了负面情绪,加之新的网络上课方式,一部分学生不能很快适应,对学业、就业等产生了忧虑。在这一特殊形势下,老师们在网课教学中更应强化“以人为本”的核心教育理念,将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让学生在爱与关怀中快乐地学、主动地学。

理学院曹敏惠老师认为,学生的心理,学生上网课的困难以及学生学习的体验,都需要老师的关心。所以,她利用直播前几分钟放一首《为了谁》暖场,和学生讲讲疫情下的生活,和学生产生共情,拉近师生距离;她将习主席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的回信分享给学生,鼓励学生在家认真学习,彰显青春的力量,为中华复习而读书。她说:“技术是冰冷的,而教育应是有温度的”。

经济管理学院的吴伟荣老师、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赵毓老师为了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和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注重引导学生线上、线下的讨论环节。她们坚持进入每个讨论组倾听、观察,发现学生的细微变化,并及时加以补充引导,终于发现学生从一开始的“不发言、无质疑、逻辑乱”,变成了后来的“积极踊跃、理性质疑、条理清晰”。

为了探索并实现“让学生最终成长为真正拥有成熟学习能力的学习者”这一目标,理学院沈婧芳老师引用“直播翻转、师生共建”的教学模式,通过精心指导与准备,鼓励学生大胆地走上“直播台”,不仅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并运用知识,增强了自信心,激发了学习内生动力,更体验到付出亦是成长、付出亦是收获的人生道理。

特殊时期,特殊的授课方式,特殊的“如盐入味”。无论是枯坐楼顶在寒冷中坚持直播,还是备课到半夜无法照顾幼小的孩子,抑或坚持给网络信号不佳的偏远地区学生“一对一”答疑,每一位老师都用自己独特的爱与温暖,传递着他们对教学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关爱。他们不畏艰难、锲而不舍的敬业精神和敬畏生命、崇尚真理的科学精神,对学生而言,都是一堂生动的育人大课。

教学“功力”的“修炼”绝不是一朝一夕,也绝不是头脑一热。疫情日渐好转,实体课堂回归也指日可待,但是,在“四新”背景下,如何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依旧是所有高校教师们亟需研究的课题。正如外国语学院陈晓彤老师在一次课后的教学反思中所说:“作为教师,我们无需纠结课程的授课形式究竟是线上还是线下,而应当把更多的精力投入提升课程内涵,让教学形式真正服务于育人目标,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提升能力、开拓视野的学习交流空间。与其说特殊疫情时期下网课是一次意外的挑战,不如把它当作一次难得的课程改革机遇,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用心去探索大学教育的本质。”

(审核:肖湘平)

附件:部分教师在线教学案例(点击下载

信息动态

News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1号

邮编:430070 CopyRight © 87978797威尼斯老品牌 - 威尼斯集团网站官网 版权所有

电话:027-87282009,传真:027-87280707

鄂ICP备1301341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1102000808号